语文课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课文教学设计1一、趣读
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关键。但许多学生往往因为对文言文畏难或不感兴趣而不愿意多读,所以我首先着眼于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在“趣”字上下功夫。如在教读《童趣》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师生二人转:
读文时,我只读出句子的开头一个字或几个字,然后让学生读出这句话中余下的字。这样,师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形成以下的朗读格式:
余忆(注:教师读,下同)童稚时(注:学生读,下同),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文白夹杂读:
对每句话,我有选择的用白话文说出意思,然后让学生用书上的文言相接,形成以下的朗读格式:
我回忆童稚时,能够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看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因此时常有物外之趣。夏天蚊虫的鸣叫声像闷雷一样,我私下把他们比作群鹤舞于空中,心理这样想着,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我抬头观看蚊子,项为之强。有时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让它们冲烟而飞鸣,把这当作青云白鹤观,果然就像鹤唳云端,为此我怡然称快。我常常在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下身子,让身子与花台一般高;定神细视,把丛草当作林,把虫蚁当作兽,把土砾凸者当作丘,凹者当作壑,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天,我看见二虫斗草间,看的正入迷,忽然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只见它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当时我年幼,看的正出神,不觉呀然一惊。待我神定,捉住癞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对于以上的两种方法,由于学生以前没有这样读的经历,所以感到非常有趣而且轻松愉悦,读的也就格外卖力。两三遍之后,我让学生合上书本,我提示开头的一个字或几个字,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后面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两两组合,自由练读,不一会就有多半的学生会背诵了。
二、趣练
以前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都是教师逐字逐句的讲析,告诉学生那些文言词是重点,什么意思,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如何转变这种方式,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呢?我在教学《童趣》时,采用了以下步骤,效果极好。
1、明确目标,
让学生学有方向。在学习之前,我先告诉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 熟练诵读,按要求背诵,增加积累。
⑵ 理解文言实词,促进课文内容的理解。
⑶ 理解、翻译好文句。
⑷ 全面理解,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2、分组学习,实现兵教兵:
首先,我把学生平均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七人,然后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对本组的七名同学的学习进行监督和管理。
其次,我让各组的成员之间进行合作、讨论、交流,要求每个成员都能够熟练地完成以上四个方面的学习。最后,我要求成员之间进行互查互帮,共同提高。
3、成果展示,落实学习效果:
在小组自学的基础上,我采用两个“随机”的方式让学生到黑板展示自学的成果:
⑴ 我随机到各组抽取学生。
⑵ 学生到我这儿随机抽取事先准备好的试题。
学生事先明确了学习的目标,避免了盲目,学习有了盼头。分组学习时,学生互查互帮,人人都主动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有了劲头。成果展示时,学生人人踊跃,个个争先,偿到了学习的甜头。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讲的极少极少,但效果却极其显著,也使我受益匪浅。
语文课文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虚词“而、为、之”实词“穷”。
2、学习文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柳宗元的山水诗文都流露出借游解忧的情绪,试找出有关诗文加以体会。
2、学习本文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中,首先要使用古汉语字典查找相关生字词、多义实词、虚词的读音和意思,疏通文章大意,圈划疑难语句相互讨论。然后,要结合作者人生经历(《晨读晚练》p111《独钓寒江雪》),抓住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游记中寄寓的人生感悟。最后,可以结合柳宗元的其他诗文体会诗人被贬永州终生不得复用的绝望与排遣,进一步品味文中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知识链接与巩固】
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永州三戒》(《永某氏之鼠》、《黔之驴》、《临江之麋》)我们初中时学过其中的 ,还有他的另一篇文章 ,以及他的诗 。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山水游记是柳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间,文笔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3、平日的游览,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而西山景色新异,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是作者第一次真正的游览,所以在题目上冠以“始得”二字。“始得”二字为全文的线索,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自读导学】
通读第一段,在()中为生字注音,解释加点的多义实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翻译划线语句。
(1)自余为僇( )人,居是州。恒惴慄( )。
(2 ……此处隐藏22419个字……、学生在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指名读齐读)
钥匙 (轻声) 日新月异 坚持不懈
翱翔 瞬息万变 (翘舌音) 相辅相成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学”与“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要点:先写“问”的重要性;再写向谁问;接着写怎样问?最后教育学生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二)、精读课文,深入悟解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然后看看这道填空题,把它完成。
填空:知识就是指有(),知识是学来的,也是()。
(指名读一读练习的答案,教师相机理解后评点,(重点讲比喻,明确问的重要性)最后齐读)把什么比作什么?
2、师: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第一自然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文章的总起段,直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作者在下面用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第一自然段所说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先看看其中的一个事例。
让我们就一起走近哥白尼。你们了解哥白尼吗?(生自由回答)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情况介绍指名说)
介绍资料: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波兰人。他从小热爱科学,大学读书时萌发了地球是运动的思想。20多岁去意大利留学,攻读数学、天文学、法律学、哲学和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天文学的观察和研究,不论寒暑,每天,都用自己制造的天文仪器来观测、计算、研究,30年如一日。根据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细致的计算研究,写出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第一次冲破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是啊,哥白尼能成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小时侯的学习好习惯分不开的,让我们继续走进哥白尼。看课文第二段。
3、师:请大家先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作批注,及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从小爱问问题;他什么都爱问;他问的问题都跟自己的生活有关……)
(板书:好问)
4、师:你从这段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问的?
(小时候就喜欢问、经常缠着、世界、问这问那、省略号)
(相机读句子,注意读出哥白尼的好奇、好问。指导朗读。)
(指导理解:不懈探求、稀奇古怪)
(联系哥白尼提出的问题,理解后补充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再指名读、齐读这一自然段,要求读出哥白尼的好奇的语气。)
不懈探求(理解“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5、师:小小的哥白尼和咱们差不多大,老师相信在平时,你也一定提过问题吧?能说说你提过哪些问题吗?(指名回答)
6、师:从哥白尼的事例中你读懂了什么?(问是成功的开始;只有学会问,才能取得成功……)
7、师:我想大家对这些话肯定有自己的理解了。(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8、师:结合科学家哥白尼的事例,谈谈“问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的含义。
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议论文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就是第一段,那么列举哥白尼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导入:哥白尼生活的世界,距离我们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们现在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又该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自然段。
2、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哪几个词最能概括我们面对的世界的特点?(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1)具体举例子说明对这两个词语的感受。
(2)是啊,对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有新奇,有疑惑。那么,有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3、自由读3自然段。问:读了这一段,你们知道可以怎么做吗?(我们应该多提问题)
4、是呀,古人云:“能者为师”,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书上是如何来解释它的意思的?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指名回答,然后齐读一遍)
5、谁能结合刚才我们读的这句话,想到什么名言?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投影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7、小结:看来,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多向人请教,拜能者为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愉快地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板书:勤学)
3、自学第4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哥白尼的故事,下面请看沈括的故事。
1、(直接出示沈括的简介,详见附录二)师读简介。读了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沈括很有成就、了不起)
师:沈括是多么优秀呀,咱们一起回到沈括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年代吧,看看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2、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4自然段,试着完成屏目上的题目。(出示阅读训练题,详见附录三)
题目:
(1)、沈括小时候对什么产生疑问?(理解诗句)
(2)、后来沈括是怎样解开这个疑问的?
(3)、从这个事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勤学好问;留心观察;爱动脑筋……)是呀,课文中列举了沈括的事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读第一句话)
六、总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从中外名人的身上,知道了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那就是:(勤学、好问)
2、那学与问是什么关系呢?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板书:学与问结合)
3、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板书:养成习惯)
4、你知道以后你怎么做了吗?
5、同学们,刚才你们大胆地畅谈了学习〈学与问〉这一课后,自己学习的收获,情真意切。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课文,不难发现,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都在第一、第三、五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还要在文中插入两个小故事呢?好好想想,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是有力的证据,证明的作者的观点。)
是啊!这两个故事对于这篇文章很重要,这就是说理性文章所具有的写作特色,大家今后讲故事或教育帮助别人时可要多想想这篇课文的写法。
七、拓展:
1、讲故事,学生讨论,怎样帮助老二。
(可用搜集的名言、用文中的语言、用名人的事例)
2、为感谢大家的帮助,老师搜集了几句名言共享。
八、课外:结合四年级学的《说勤奋》和五年级学的《谈礼貌》,寻找说理性文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