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实习报告

时间:2024-01-02 16:47:30
有关在学校的实习报告汇编10篇

有关在学校的实习报告汇编1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在学校的实习报告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校的实习报告 篇1

从20xx年1月12日开始,到20xx年六月二十八日,根据学院要求,我在封丘砺智学校实习。在实习期间,担任小学四年级语文兼班主任。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汲取经验和教训。作为实习班主任,我只有一个最强烈的感觉,那就是"累"真的是"累"。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学生如此渴求有一位知识比较丰富、能力比较全面的,能倾听自己心声的朋友。作为他们的老师和朋友,我惟有仔细倾听,耐心询问,认真思考,最终协助他们增强认知正确看待和科学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总结如下:

首先,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去参与到具体的前台工作中。培养艰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其次,在课堂上我还学会了一些语言技巧来维持教学秩序,如:个别同学开小差,不应该在课堂上训斥,而应该以提问或其他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方法使其思绪放回在课堂上。

在课堂讨论是对于班级的混乱,可以表扬纪律好的小组,进行鼓励,那其他小组就会效仿,课堂很快就会安静。

再次,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最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一名好老师会影响孩子的是一辈子。同时也要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微笑的时候微笑,微笑是我们的语言,要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不能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而否定了这个孩子。现在知道一个好的小学老师会影响孩子的是一辈子,因为你不光教他书本上的那点知识,更多的是教他们怎么样去做人。实习期间由于经验不足,还不能更好的掌控好课堂。但我相信我往后我可以能逐步改进,向一名优秀教师靠拢。

总而言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很大的进步。

在学校的实习报告 篇2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安排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并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了解和熟悉学校的运行。对师范类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3、预演和准备就业工作。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二、实习基本情况

我于20xx年2月8日至11月18日在xx市第七中学进行了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在这次实习中我体会到了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学校到社会的环境转变。不短不长的六个星期实习对我来说是进入职场前的培训,我在这次实习中深切地已经体验到了当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

在这一个多月里,让我尝试了身为一名教师的苦与乐,更让我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在实习期间,我能以教师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关爱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教学及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很好的塑造了我们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形象,给实习学校留下好的印象。

三、实习主要内容

1、课堂教学工作

(1)听课

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于10月10日开始了实习生活。这里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上课语言生动精炼,课堂气氛活跃,这些使我深感压力之大。但是面对压力,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迎接挑战。前一周主要是听课。在此期间,我的工作就是听教师的课——写教案——试讲——修改——试讲,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听课期间的认真准备,刻苦钻研,使我真正体会了:“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2)课堂教学

实习期间,我一共备了六个课时的教案,真正上课是《钠的化合物》、《碱金属元素》四个课时。我的课是属于实验型课,课堂上都有2至3个实验要做。在上第一节课时,我是非常紧张的,手心都会出汗,后来经过自己的自我调节,心情稍有舒缓,上了讲台后紧张感不复存在了,上课都很流畅。我知道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很大部分在于实验,所以课前我都认真做好每一次实验演练,反复练习,直至操作步骤准确以及结果成功。并让学生与自己配合做演示实验。例如“吹气生火”实验,我让一位学生上台用玻璃管往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团里吹气,每一个小细节我都强调,并强调学生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我认真对待每一个课,每一次课堂的产生都是非常不易得,都是试讲多次,经带队老师、指导老师同意后才上讲台。由于准备充分,上课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基本达到了教学目的与要求。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稳重有序。每一个知识点我都详细地讲解,针对学生薄弱的地方,比如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些内容重点复习一下。在上完课后,我会认真听取指导老师和小组成员的点评,也会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上课的不足之处。(1)还不能很好的控制时间,在某些环节用的时间过多。(2)在课堂知识拓展程度上还需努力。(3)怎么样把知识点衔接好也是需要我注意的。这些情况反映出自己还需要更多的磨练,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3)课后辅导

我还用了自习课的时间和晚自习去给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们补课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可以跟上别的同学的脚步,这样不至于因为上课听不懂而睡觉做别的事不去学习。这样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以便于更好的去迎接期中考试。

(4)期中考试工作

在11月8号我们迎来了学校为期三天的期中考试。在这期间我们的工作是监考,改卷,试卷的质量分析。监考期间我工作认真,做到公平公正,按时收发试卷。各个考生在考场都遵守考场纪律,在改卷的时候我也可以做到认真公平。争取每份卷都评改计分准确。最后我还与 ……此处隐藏18155个字……过观察、测量受试验者作为或心理变化的过程,以取得科学事实和规律的方法。

⑵调查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考察,从中获得大量资料的方法。

⑶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

⑷测量法:对一些对象或事件赋予某种特征符号或数学的一种方法。教育测量的对象包括智力、能力倾向、学业成就、创造力、兴趣、态度或人格等。

⑸统计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对所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分析解释和统计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问卷调查

(一)设计问卷

在开展调查之前,要介绍关于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的有关知识,并确定了调查对象、内容等。调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校科研的现状;(2)教师对科研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为了出好调查问卷,我认真研究分析了一些搜集到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是分两次完成的,第一次,拟就了关于学校科研的现状的调查问卷。在实施调查收回问卷之后,又讨论设计了一份关于教师对科研的评价、意见和建议的问卷。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开始感受到课题研究的严肃性和操作过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认识到科研之外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

(二)问卷调查

选择了两部分群体(基层教师、科研负责领导)作为调查点,分别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分两次完成。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两次共发放并回收问卷约50份,第一次15份,第二次约35份。这样的调查对他们来说也是第一次尝试。

四、出现的问题

的确,生活在基层的教师们,真切地感受着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中的重重阻碍或隔阂,他们对教育科研活动,有畏惧,有呐喊,也有彷徨。

第一,教师教科研活动与外部的行政部门和社会的评价尺度之间存在隔阂和冲突

具体来说,教科研活动是求真、求善的活动,而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在考核评价学校工作时,往往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尺度。教育科研活动要求独立自主,不畏权威,而教育科研的评价却无视这些,把功利目标放在第一位。面对这种冲突,学校校长、教师感受到:尽管教师教科研活动受到提倡,但是受劝利主义的评价导向,它可以是不急之需或装饰门面的手段。于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评比而研究都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第二,教师个体的教科研活动与教师群体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隔阂和冲突

对教师而言,教科研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价值。它要求在教师群体当中形成一种合作探究、共问发展的教师文化。而长期以来,在质量.效率的主导价值取向下,在学科、班级、教室、年级、教学单元、任务的活动方式下,教师群体所形成的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个人主义与竞争的教师文化。这样,尽管一些学校有教研活动,但是这种研究活动往往变成了领导和同行之间相互检查、评比、监督的手段和闲聊的方式,并进而加剧了教师群体的个人主义文化。因此,教师教科研活动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新的教师文化。

第三,教师的教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存在隔阂和冲突

一些教师认为,教科研活动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在中小学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教师教科研存在“三费一无’的问题:即“费时、费力、费钱”’与“无效”。之所以如此,这里面有教师的观念和认识的原因:即一些教师把教科研看成是专业的科研人员的事,没有看到教师教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或把教科研看成是脱离教学实际工作的事,没有看到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能。也有政策导向的原因: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教科研活动的评价往往以参与重大课题和发表文章的数量为依据,而由于课题的数量和适合教师发表文章的期刊数量的限制,这种评价标准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无疑是不太现实的要求。还有现实条件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工作负担沉重。尽管教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但教师教科研毕竟不同于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理论的提升以及撰写论文都需要专门的时间。

那能不能说,教育科研困难很多且一时难以解决,教师就不需要搞教育科研了呢?不,教师搞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

五、结论与体会

制定计划

在教师教育研究活动中,制定计划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教师提出研究问题后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前奏,同时又是进行行动前对自身行为所做的系统审视和反思。这些计划并不要求像专业研究者制定计划那样,内容详尽,面面俱到,可能体现为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可能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某些设想和打算;也不像专业研究者制定计划那样,一成不变,亦步亦趋,可能随着活动场景而动,依研究状态而移,体现出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在很多惰况下,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计划主要表现为自己对活动的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它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同的是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人了研究的框架,将持续不断的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它不是在行动之外另外制定一份研究计划,而是在行动之中融入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行动的自觉水平。

撰写教育日志

教育日志(也称为“教学日志”、“研究日志”、“教师日志”)作为表述教师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近年来才引起大家关注的。在以往的印象中,人们常有意无意地将这种方式排斥在研究之外,觉得写写日记、做做记录称不上研究。假如我们同意教师的研究是对自身实践所做的持续不断的反思,从根本上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把教育日志这种形式纳人研究范围之中。因为在日志中,展现的是教师对教育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在他把真实的生活场景转化为文字、语言符号加以记载的时候,他也就在梳理着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地表达着自已的见解。国外的一个中学教师,曾经如此来描述日志是怎样与自我成长结合在一起的:“(日志)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我经常回来读一读在过去的一周发生了些什么。我能够注意到一些关于我教学的事情,例如有用的无用的教训。我每星期至少做四次记录。这看起来能使我专注于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撰写研究日志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景,在不断回顾和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增强对教育教学事件、问题的认知方式与情感的洞察力。具体而言,教师将更加深人理解学生的问题,从多个维度来认识教育中的特殊现象;教师将更加了解自己是如何组织教学的,了解最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了解如何获得那些支持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等等。与其它形式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相比,教育日志的撰写最为简单和熟悉。当然,撰写教育日志要持之以恒,在一段时间内可以紧紧围绕某个主题,也就是说,可以结合某个研究的重点来写。日常撰写,还要将事件记录与事件分析结合起来,并要在形式上保证有一定量的分析,这样才能积累材料,抓住偶尔闪现的灵感。

从小处入手,能克服教育科研的“神秘化”,从发展着眼,能克服教育科研的“功利化”,从实际出发,克服教育科研的 “简单化”,唯有如此,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时,才会有研究不完的课题,永远不重复的项目,才会出现教育科研真正的繁荣景象。

《有关在学校的实习报告汇编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