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范文(通用10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师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范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师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黄大发少年时期即失去父母,面临生存的危机;助他活命的乡亲们跟他一样,长期面临无水、无电、无路的生存困境。年少的他凭借自己的一股不甘心被自然环境打败的精神带领乡村村民找到了生命之源---螺丝河。23岁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的黄大发立誓为村民引水、修路、通电,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绝壁凿渠的大任。36年间,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握锄头,抡铁锤,砸钢针,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地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近万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这是“当代愚公”黄大发和他带领的修渠村民身上再现出的中国精神。
学习黄大发,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他在村里一心想为村民找到水源,解决缺水问题,他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心实意服务于党、百姓,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立足岗位模范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凭借自己的一股不甘心被自然环境打败的精神带领乡村村民找到了生命之源---螺丝河。黄大发以自己的真诚、奉献、清廉、勤俭、宽厚、坚韧等精神品格,赢得了人心,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终于创造了绝壁凿渠的奇迹。
学习黄大发,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黄大发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乡里补助他本人的10元钱都捐到草王坝村作为村集体资金,最终为了给老奶奶多抓一副药动用了,仍然在想办法把它补上。
学习黄大发,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黄大发同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局、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烧自己,工作中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贫,耐得住工作艰苦,以一颗安贫乐道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着难以想像的决心和毅力,他36年来做一件事,一辈子为一个目标,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最后终于解决了草王坝村民最需要的救命稻草——高山清渠。
“高山清渠”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既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而今,那个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村落,已经脱贫摘帽,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幼儿园教师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27月16日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利畅天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视剧《高山清渠》正式上映,该剧讲述了“时代楷模”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0于年在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渠”的感人故事,《高山清渠》不仅仅带给了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带给了我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索,更多的是启发了我们对优秀党员的感悟,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做艰难困苦面前的“愚公”,也要做为民谋福矢志不渝的“痴情人”。
为民谋福党员干部要做敢想的“痴心”人。“有女宁推山崖下,千万别嫁草王坝。”缺水的草王坝村,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穷,草王坝村山高岩陡,雨水淌落下来根本留不住,距离草王村几公里外就有充沛的水源,但是高山险阻成了引水进村的最大的阻碍,也让凿渠引水成了“痴心妄想”,黄大发他敢想人所不敢想,立志要为村民凿渠引水、让大家都吃上大米饭,正是这样一个“痴心妄想”的念头,支撑着他坚定的走到了最后。敢想是打破陈规、现状、思想禁锢的利斧,像一盏引路的明灯,会指引我们走向新的道路,或许这条道路崎岖难行,或许这条道路风雨兼程,或许这条道路成败未知,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有敢想的勇气,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挑战那不肯能的可能,敢于在工作中不拘一格、推陈出新为人民谋取更大的幸福。
为民谋福党员干部要做敢干的“痴情”人。黄大发是孤儿,从小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靠着党的关怀和近邻的帮助一步步成长,一颗赤子之心誓要引水进村、志拔山村穷根,以此来回报父老乡亲、回报党和祖国,他不但敢想,还敢用30余年的岁月来来践行他的赤子情怀。这样为国为民的大情怀,这种坚定不移的“痴情”,正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的优秀品质,空想误时实干才能成事,我们要有敢想的勇气还要有敢干的气魄,危急关头、艰难困苦党员不想谁能想?党员不敢谁还敢?党员不干谁来干?我们都曾对着庄严的党徽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那我们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有困难我们克服它,有危险我们战胜它,失败了我们从头来,用干事的态度和决心干好事,以此来践行我们的誓言,以此来我们对党的忠贞,做一个体民情、察民意、办民事、爱人民的“痴情”人。
为民谋福党员干部要做敢拼的“痴狂”人。“大发渠”被称为“天渠”,是因为从水源地到草王坝村要进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要引水进村就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渠来,缺技术、缺资金、缺人,第一次修渠历时10年以失败告终,不服输的黄大发从头开始学习水利知识,多方筹集资金,四处奔走给村民做工作要继续修渠,这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痴狂”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狠”劲,就是他身上流淌着的优秀党员的光辉。担得起优秀的人自有其卓越之处,我们当扪心自问,面对重重困难我们是否能初心不改?面对生死关头我们是否能坦然处之?面对屡屡失败我们是否能重拾信心?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面对生活给与的考验我们是否敢豁出性命去拼一回、搏一回、疯狂一回?为人民服务仅有五字,却字字重逾千金,我们每一位党员同志当知重负重、奋力前行,为我们爱的民爱的党“痴狂”一回,哪怕只做好一件事也无愧我们胸前的党徽和我们许下的誓言。
问渠那得清如许,只缘凿渠“痴心人”。黄大发老支书用他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共产党员的“痴”,是坚定的信念、是迎难的决绝、是无悔的付出,我们要把人民的向往当做我们奋斗的目标,并且为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用我们无限的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去,为我们中国梦苦干实干、奋勇当先。
幼儿园教师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3《高山清渠》讲述了为改变家乡贫困缺水面貌,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队长黄大发,带领村民绝壁开凿 “大发渠”,改变了村民命运的故事。大发队长几十年如一日,舍小我为大家,坚守至云开见月明,他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摆在大发队长面前的三道难关:水渠要经过的大山、绝壁、险涯。他没有因这些外人 ……此处隐藏5802个字……数实践证明,要发展,必须要实干,要在实践中扛起责任担当,在实干中锻打淬炼成钢。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放心去干、放手去做、放胆去冲,做到负责的工作使出最大力气、出手的事情达到最高水平、交出的答卷达到最好效果。
青年干部要祛除“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浮躁心,让“青春风采”在基层开出“奉献之花”。每次拉水泥的车箱里撒落的水泥,黄大发总要仔细清扫入库。妻子说家里灶台需要一碗水泥来补一补,他坚决拒绝!为了修渠,黄大发起早摸黑,四处奔波,排除各种困难,脚磨出了血,曾累晕倒在地,也顾不上家。修渠那几年,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就是20来万,硬是没出一分差错。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在黄大发和村两委的努力下,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黄大发忠实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放下面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做到“去时一股书卷气,来时满身泥土香”;要鼓起一股清风,不该想的不想、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要无畏无惧,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进取心。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提高自身素质,抓紧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添砖加瓦,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笃实笃行才能不负韶华,才能行稳致远。
幼儿园教师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9近期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高山清渠》,用艺术手段再现”时代楷模”、中共中央“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修渠的先进事迹,跟随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故事情节,让我再一次走进草王坝走近黄大发,去感知那段“苦”、“痛”、“赞”的燃情岁月,感悟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守和付出。
战天斗地,怎一个“苦”字了得!60年代的中国,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困难物质稀缺。正当壮年的黄大发生活在偏远落后的播州区草王坝村,面对缺水严重的自然条件和老百姓吃不起大米饭的恶劣生存环境,他硬是凭借坚定的共产党员信仰,发挥党支部书记领头雁效应,带领村民战天斗地,千方百计克服修渠资金、技术等困难。黄大发在54岁的时候,还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为修渠打好技术基础。在修擦耳岩段时,遇到一处倒悬的崖壁要修渠通过成了难题,年近60的黄大发把麻绳系在身上吊下悬崖开展测量,最终水渠顺利通过此地,这正是他常说的“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真实写照。修渠过程中黄大发经过一次次失败和绝望,又不断的燃起不灭斗志,终于用36年13140天的时间,建成一条跨3座大山、大小9个悬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解决了团结村缺水问题,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
失去至亲,怎一个“痛”字了得!6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情似火的时代。在修渠最关键的时期,黄大发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子相继因病去世,黄大发却承受着巨大的悲痛,为了全村百姓早一天不喝望天水,能够吃上大米饭,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毅然坚守在修渠一线。黄大发把失去亲人的悲痛化着满腔的工作热情,融进一锤一锤的钢钎敲打声中、融进钢钎与石头碰撞四射乱飞的火花中,融进修渠大军肆意挥洒的汗水里,真正做到为大家舍小家,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旧貌新颜,怎一个“赞”字了得!草王坝村老百姓在黄大发老支书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掘天渠、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团结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特别是近几年,在团结村建设有“大发渠”观光长廊、“大发天渠”党性教育陈列馆和星空木屋、社林边酒店、稻里野舍等特色民宿,村子环境如诗如画,村民生活质量进一步好转。今年国庆节前,经过团结村的仁遵高速公路有望建成通车,可以为当地农产品外销和农村旅游带来新的良好机遇,当地群众收入将得增加,这是只想吃上大米饭的团结村村民想都不敢想的幸福日子。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黄大发带领团结村村民自力更生,从贫穷到脱贫再到小康,切实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要大力学习弘扬“大发”精神,实践在当前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继续贡献统计调查新的力量。
幼儿园教师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0“愚公移山得延续,大发精神修渠成。”近日,以“时代楷模”“七一勋章”、我们贵州遵义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台播出。该剧讲述了黄大发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带领全村人用时36年,经历时代的考验,克服重重困难,在绝壁上开凿一条长达9400米,地跨3个村子的水渠,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用水困境,最终引领草王坝村民致富过上幸福日子的故事。黄老支书一生“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真实写照是时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青年干部要有“瞄准目标,敢想敢干”的勇气。坚决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七八十年代的草王坝村地处海拔800米以上,“水比娘还亲,没水又缺田”足以形容当时村子的困境,剧中台词“宁把闺女推山崖,不让嫁到草王坝”更是体现了草王坝村因缺水问题,但大部分村民们或不想“挪窝”,或者“挪不了窝”,于是穷就一直延续着的困境。青年黄大发多次进入大山实地勘察,发现在距离村15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叫螺丝河的水域,于是谋生修渠梦想,打算用双手凿出天渠,引“天河”之水解草王坝饮水之困。黄大发敢想敢干,勤汇报,找政策,筹资金,历时36年初心不改,以百折不挠的韧性造就清渠功业,解决了村里百姓生活和耕种缺水的困难。
青年干部要有“心中有民,行之为民”的初心。“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不然贫困老是改变不了。”这是当上村干部后的黄大发为草王坝村民的承诺,为修渠大计多方奔走,千方百计找出路。为解决村民不愿修渠思想问题,通过干苦力活,做采石工筹集“电影费”让全村村民第一次看上电影,主动学习宣传党中央毛主席对水利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放弃优先考虑自己怀孕妻子的营养补充,利用乡里对自己抓特务的奖励为村里老人买药等细节,体现黄大发心中有民,行之为民的初心。修渠成功后,黄大发继续千方百计村里的发展谋出路,修梯田、造公路、通水通电建学校,风雨几十年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从未改变,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青年干部要有“多谋善断、处事不惊”的魄力。一道万米水渠,过三个村子,绕三重大山,穿三处绝壁,越三道险崖。黄大发修渠并不是一帆风顺,也经历了多次挫折,但是他并没有因为缺技术、缺资金而退缩,反而越战越勇。54岁高龄进水利班进修学修渠技术,向乡里争取帮扶资金,面对村民质疑发出“修不好水渠我把名字倒过来写。为了水渠,我愿意拿命来换”的有力承诺。以及在剧中因修渠工具迟迟不能到位、带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举措做法,体现了黄大发活到老学到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升决策判断能力,多谋善断、处事不惊,主动积极处理村里难题矛盾,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践行党员干部“有事我先来”的责任担当,高山清渠就是大发精神最好的见证,大发精神是我们新一代青年延续愚公移山精神最好学习榜样。